党建之窗
NEWS
首页 > 党建之窗 > 理论学习 > 正文
厦门是海峡两岸前沿阵地,厦门大学立足厦门,发挥“侨、台、特、海”的区位优势,彰显“海峡、海丝、海洋”的办学特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支持福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打造台湾师生登陆“第一家园”,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前沿。作为中国高校走出去的“先锋者”,2016年,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迎来首批新生。多年来,厦门大学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接受中国网海峡频道专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
积极推进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
打造台湾师生登陆“第一家园”
张荣表示,推进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厦门大学发挥涉台研究、对台交流、与台合作优势,积极融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的东南窗口。
张荣说,聚焦重点突破,才能推动对台研究实现能级提升。厦门大学的台湾研究渊源深、起步早、成果丰硕,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是大陆高校中公开最早成立、师生规模最大、学科方向最全的台湾研究学术机构。学校以深化两岸融合为目标,努力推动台湾研究院实现能级提升,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涉台研究任务,为两岸融合发展事业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目前,台湾研究院以“A+”等级入围中国智库索引(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并成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和培育行列中唯一一家涉台专业智库。
张荣说,还要助推知行合一,汇聚周边优势资源助力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厦门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汇聚学校及其周边地区蕴含的教育资源,着力建设“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实践基地”。2023年海峡论坛前夕,学校与厦门边检总站高崎边检站在两岸重要的交通枢纽五通客运码头联合挂牌全国首个“共促两岸融合发展实践点”。此外,学校还与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挂牌10个实践点,涵盖厦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两岸文化领域融合发展资源,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两岸人才深度交流,也是推进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张荣表示。他说,青年是民族的希望、两岸的未来。青年交流是两岸良性对话、善意沟通的重要引擎。厦门大学坚持以品牌化、多层次、深交流模式开展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已形成包括“情牵厦金”两岸青年学子文化研习营、“心系桑梓”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研习营、“融通新鹭”两岸学子城市文化之旅、“花开中国”名校台港澳青年互访等品牌项目,以及由各类学术论坛、学科竞赛项目共同组成的两岸青年交流培养体系,为两岸青年交流交心、互学互鉴提供了平台。其中,2023年4月,学校与金门大学、铭传大学合作举办的“情牵厦金”两岸青年学子文化研习营,得到国台办发言人点赞。
下一步,学校将实施“聚力报国”行动,落实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计划,不断强化厦门大学作为两岸教育、文化、学术交流重镇和台湾研究的显著优势,深入推进台湾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推动涉台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服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东南窗口,推动两岸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发展。
海外分校孔子学院“花开”五洲
厦门大学全方位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张荣说,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以下简称“分校”)被中央媒体誉为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分校占地约900亩,距离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约15公里,是我国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由“双一流”建设高校全资设立、具有独立校园、多层次办学的海外分校,在教育、科技、文化、外交等各领域发挥着独特作用。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培育壮大知华友华力量。分校积极打造多元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素质优秀、创新能力突出、熟悉国际环境、掌握国际标准、通晓国际规则的优秀学生,毕业后在马来西亚、新加坡、阿联酋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业,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张荣说,马来西亚分校也积极拓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分校始终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在专业设置上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才需求,设置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金融学、国际商务等专业。同时,面向当地市场需求和产业生态,分校不断深化产学研用有机融合,与中马两国头部企业在绿色能源、纳米材料、半导体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例如,分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师帮助马来西亚解决了棕榈油提炼中的技术难题,并与马来西亚棕榈油局合作开发新型催化剂,助力绿色柴油的生产;分校“中国-东盟海洋学院”依托厦门大学坚实有力的办学基础以及中国-东盟海上合作政策的支持,在推动“一带一路”海洋领域学术交流合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分校正在加强谋划,在数字信息、清洁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推动与东盟国家的创新合作。
“马来西亚分校促进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张荣表示,分校积极发挥高校独有的学术和文化优势,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传播桥梁和优秀文化互学互鉴的重要通道。
除了推动马来西亚分校建设,全方位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之外,厦门大学也瞄准国家所需,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定位和优势学科建设实际,将共建“一带一路”与“双一流”建设有效对接,建设了一批“特而精”的“一带一路”优势科研平台创新矩阵。例如,学校整合优势学科力量,专门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院、中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文明交流互鉴研究中心和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马来西亚工作站等新型高校智库研究平台,开展专业化的“一带一路”跨学科研究。2023年,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分校成功与匈牙利央行智库——约翰·冯·诺伊曼大学欧亚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联合研究,还与英国卡迪夫大学等17所国际高校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大学还在五大洲12个国家建设14所孔子学院、1所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和42所附属孔子课堂,近五年已累计培养约16万名学生,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承建数量最多、孔子学院分布最广的中方合作院校之一,先后5次荣获“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称号。学校以深化孔子学院转型和改革为契机,积极推动各共建孔子学院融入所在国国民教育体系。例如,协助尼日利亚将中文本科项目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马耳他、土耳其将汉语教学纳入公立中小学教育,支持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独立负责整合医学院中医专业的中文课程教学,努力推动皇太后大学设立中泰医学研究中心开展“中文+中医”职业教育等,帮助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等10所大学将中文纳入到学分课程体系,提升国际中文教育品牌全球影响。(陈志坚)
编辑:嘉庚创新实验室
内部链接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
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