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嘉庚
JOIN US
首页 > 人事招聘 > 正文
嘉庚创新实验室(全称:中国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网址:http://www.ikkem.com)是由福建省政府批准设立、厦门市政府与厦门大学共同举办的二类事业单位。实验室位于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内,共有5栋大楼,总面具逾7万平米。实验室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打造能源材料国家级战略科技创新平台。
仪器装备网络项目群(以下简称项目群)以“瞄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支撑实验室主攻方向、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为核心理念,以攻克智能科学仪器研发中“卡脖子”技术为目标,是国民经济和科学发展技术的关键领域。项目群依托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的科技力量、产业化协同机制,打破创新研发到产业转化的壁垒,打造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仪器装备创新研发基地。目前项目群拥有一支以中科院院士为项目带头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高级产业人才等为骨干的高水平团队,涵盖分析科学仪器、生物医疗仪器、海洋环境检测仪器、装备集成设计与制造等重点研究方向,致力于建立一支可“仪器化”科学家想法、企业家需求的研发团队。
现诚邀在仪器装备网络方向做出具产业化应用潜力成果的青年人才加盟!
一、招收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
2.年龄在35周岁(含)以下,身心健康;
3.具有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特别优秀者可破格考虑;
4.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科研事业怀有高度热情。
二、薪酬待遇
1.年薪:按照博士后入站时取得的成果与项目群要求完成的任务确定年薪层次,税前年薪25-70万元(其中基础年薪25万元,第一年评上优秀博士后追加10万元,第二年开始追加项目绩效津贴),按照国家规定缴纳五险一金;
2.科研经费:入站后可申请各类项目资助,包括国家纵向科研经费、博士后创新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实验室自主项目等;
3.住房:可申请校内公寓,符合实验室住房补贴政策的,可给予补贴;
4.子女就学:优先保障子女入园入学;
5.发展通道:博士后在站期间,可申请助理研究员学术头衔。特别优秀者,可申报嘉庚创新实验室各类人才项目。出站后留实验室工作,符合省级人才条件,经过认定后可直接申请实验室编制。
三、博士后培养方式与工作地点
1.培养方式:嘉庚创新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预计在2022年设站,前期以嘉庚创新实验室博士后岗位先行培养,待工作站设立后,转入嘉庚创新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
2.工作地点:福建省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能源材料大楼。
四、应聘方式
1. 个人介绍:包括简历、科研成果、获奖情况以及能反映申请人学术水平的相关材料;
2. 2-3位同行推荐人的推荐信;
3. 请将相关材料发送至ikkem-hr@xmu.edu.cn(联系人:郑老师2882520)或者直接发给项目群邮箱qqzhang@xmu.edu.cn(联系人:张老师),邮件标题请注明“姓名-应聘仪器装备网络项目群博士后”。
项目群团队介绍及具体要求
项目群责任专家:杨朝勇,嘉庚创新实验室优秀研究员,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副院长、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美国化学会ACS Applied Bio Materials副主编。1998年于厦门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获得美国佛罗里达博士学位,2006至2007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受聘为厦门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分析化学,在微流控、单细胞单分子分析、体外诊断仪器与试剂、肠道菌群成像等方向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已在Nature Commun、Acc Chem Res、PNAS、JACS、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论文被引 12000余次,H index=59。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课题组主页:http://www.yang-lab.com/
微纳器件与仪器及其产业化项目组
项目负责人: 杨朝勇
研究方向: 体外诊断新方法、微流控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单细胞分析、纳米生物医学工程, 功能化DNA纳米组装。
招聘条件:
1.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在基础科研或产业化方向具有极大的兴趣和工作热情;
3.品学兼优,有较强独立思考、实验设计和动手能力;
4.具有学术论文英文写作和科研工作交流能力,发表过相关高水平研究论文。
招聘方向:
1.科学仪器研发
2.微流控技术领域
3.算法开发、生物信息学分析
4.单细胞测序
5.体外诊断试剂研发
基于表面增强光谱技术的公共安全快检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组
项目负责人:李剑锋,嘉庚创新实验室优秀研究员,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03年于浙江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0年于厦门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11至2014年分别在瑞士伯尔尼大学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受聘为厦门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电化学、电/光/热催化、拉曼快检相关研究,建立了高灵敏、高空间分辨的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系列光谱,实现了氧还原等重要电催化反应过程的原位拉曼光谱研究,获得了氧物种等关键反应中间产物的直接光谱信息,从分子水平阐明反应机理和电化学双电层精细结构。面向国家公共/环境安全和生命健康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发展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与产品。已在Nature、Nature Nanotechnol.、Nature Mater.、Nature Energy、Nature Catal.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被SCI他引6000余次,授权专利5项,撰写英语书章节4部。担任J. Phys. Chem.的高级编辑、Anal. Chem.、Adv. Opt. Mater.、ChemElectroChem等国际期刊编委,J. Phys. Chem. A/B/C副主编。
课题组主页:https://jfli.xmu.edu.cn/
研究方向: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表界面催化、公共安全/生命健康领域中的拉曼快检。
1.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
2.生物/免疫分析
3.机械设计与制造
4.自动化
5.软件开发
面向无人潜航器的微小型化温盐深传感仪器项目组
项目负责人:薛晨阳,嘉庚创新实验室优秀研究员,中北大学教授,厦门大学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学者,863项目首席,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2003年获得希腊雅典国立科技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微纳传感与测试技术研究,针对海洋探测重大战略需求,开展面向无人潜航器的微小型化温盐深传感仪器、搭载温盐深等传感器的潜航器应用平台、潜航器海洋编队探测技术等开发研究,突破国外海洋传感仪器垄断,加快海洋测试技术及系统国产化进程,实现多参数、立体时空海洋信息探测。研制的纳机电矢量水听器,成功应用于我国某型水雷探测、海底观测网建设、医疗诊断等领域,获2010年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已在APL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40多篇,他引300多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
研究方向:海洋仪器装备、医疗仪器设备、微纳机电系统
岗位职责:
1.海洋传感探测仪器及潜航器探测平台开发
2.完成相关项目申报、专利申请及论文发表
3.协助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
1.仪器、电子、海洋等相关专业毕业,具有扎实的传感器、仪器电子理论和技术基础;
2.具有相关项目课题参与和研发经验者优先。
1.海洋探测仪器与装备
2.微纳机电系统与微纳传感器
3.智能控制电路与软件系统
招聘人数:1-3人
原位电镜分析芯片与生物微智能传感系统项目组
项目负责人:廖洪钢,嘉庚创新实验室优秀研究员,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引进人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青年创业分会监事长,创业梦工厂导师,Nanomaterials, Materials, 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等杂志编辑。2003年获得厦门大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得厦门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与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联合培养),2011年至2015年在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担任副研究员,2015年受聘为厦门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原位电镜技术开发及其在化学、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完成了原位液体透射电镜的开创性研究,并实现了高分辨率的实时原位观察纳米晶体在溶液中的成核生长及形貌演变过程,相关工作发表在2012及2014《Science》等刊物上,被报道和评论为“Shaping the future of nanocrystal”,“颠覆了一百多年来对晶体生长规律的认知”。目前掌握的原位环境透射电镜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气液环境成像分辨率可达到原子级。自开发多种多功能原位分析系统,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原位芯片开发及加工链条,发展的新型高分辨原位透射电镜分析系统,打破原位芯片及原位样品台系统国外垄断,并实现产业化,可在基础研究及产业升级等方面广泛应用。
课题组主页:https://hgliao.xmu.edu.cn/
研究方向:原位电镜技术开发,微纳芯片开发及加工,电化学。
1.化学、材料、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毕业,具有扎实材料化学,电化学,电子显微基础;
2.具有原位电镜研究基础,MEMS加工基础优先。
招聘方向:电化学原位电镜
招聘人数:2人
编辑:嘉庚创新实验室
内部链接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
厦门大学